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11/18 09:03:08
来源:新华网

1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今冬首现江西永修

字体:

1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伫立浅滩。新华网发 张小林摄

  初冬的鄱阳湖流域永修县修河三角段,水光潋滟,生机盎然。11月16日,摄影爱好者张小林在此采风时,拍摄到1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灵动身姿。它们或优雅伫立浅滩,从容觅食;或振翅低飞,掠过如镜水面,在粼粼波光与金色暖阳的交织下,构成一幅和谐动人的生态画卷。

  “当时它们分散在河湾,阳光下羽毛泛着独特的金属光泽,美极了!我立刻用长焦镜头定格下这珍贵瞬间。”张小林回忆说。黑鹳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对环境极为“挑剔”,是衡量区域生态健康的“活指标”。它们的现身,特别是种群的出现,是生态环境向好的有力证明。

  珍稀鸟类种群数量稳步提升的背后,是永修县久久为功的生态守护。近年来,该县持续发力,重拳守护生态,开展“鄱湖利剑”专项行动,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及破坏候鸟栖息地行为,为候鸟迁徙筑牢安全屏障。自2014年起,全县累计投入3600余万元,实施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114个,修复湿地近40公顷,有效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

  永修创新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覆盖面积超20万亩,惠及群众2.67万人次,从源头化解“人鸟争地”矛盾。同时,借助智慧湿地监控系统,实现候鸟动态24小时精准监测;推进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构建起“执法监管+科技监测+全民参与”的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永修县修河流域水质持续提升,滩涂湿地生机勃勃,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这条贯穿赣北的“生态之河”,正以其日益优化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如黑鹳般的珍稀物种驻足流连、安家落户。(汪顺英、郑文斌)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