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11/16 09:51:43
来源:江西日报

基层治理接地气 民生幸福“冒热气”

字体:

  “您反映楼栋照明灯不亮的问题,我们已经联系维修人员,今天下午就能解决。”11月10日,修水县义宁镇网格员梁锋在上户走访时,及时回应居民诉求。作为全县1993名网格员之一,他每天穿梭于街巷楼宇,倾听民声、排查隐患、化解纠纷,成为基层治理中活跃的一员。

  这是修水县系统化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该县探索构建“网格为基、板凳会为桥、吹哨办为轴”三级联动体系,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通过三级联动体系现场处置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事项1.2万余件,居民满意率达98.6%,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33.7%,获得了广泛好评。

  筑牢网格底座实现“小事不出格”

  修水县系统推进网格建设实用化、网格巡查实效化、网格运行实体化,全面提升网格管理服务效能。全县优化设置108个城区网格、997个乡村网格,实现“多网合一”,每个网格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配强网格队伍。通过乡镇党校、“云端大学堂”和实践课堂,每年开展2轮培训,提升网格员能力。

  11月7日,义宁镇南崖社区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住户家的阳台护栏松动,存在高空坠物风险。网格员立即上报并联系专业人员,当天便完成加固维修。“我们有管理考核机制,还建立了‘1+3+N’党建共建机制,推动42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修水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丁林生介绍。

  创新板凳会协商畅通民意沟通桥

  近日,在黄沙镇箔竹村的古树下,十几张板凳围成一圈,镇村干部和村民围绕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咱村河道汛期容易淹没农田,能不能加固河堤?”“乡村旅游怎么发展?如何打造吸引游客的网红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干部认真记录,不时回应。

  这是修水县实施板凳会协商机制的典型场景。该县创新“群众出题、干部解题、群众评题”模式,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开展“流动板凳会”“云上板凳会”,打造出“马上办”“逢‘四’说事”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协商形式。今年以来,全县召开板凳会1132场,收集意见1658余条,参与干群3.8万余人次。

  构建“吹哨办”中枢破解跨部门难题

  问题收集只是第一步,关键在落实。去年7月,修水县启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体化运行“吹哨办”,创新构建“群众点单、乡镇派单、部门接单、党委督单、双向评单”的“五单接力”工作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该机制被列为党建“书记领航”项目,县委负责人亲自部署,常态化深入一线调度;在山口镇来苏村板凳会上,群众反映农产品出山难等问题后,现场协调相关部门对接“共富集市”,打通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吹哨办”已完成吹哨事项161件。

  为提升“吹哨”质量,修水县出台《乡镇协调响应评价机制》,规范运行流程,并组织乡镇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明确“服务哨”“执法哨”“调解哨”三类吹哨情形。“吹哨办”实行“一事一档”、清单化管理,明确县直部门“总应哨人”“应哨人”和“联络人”,确保“哨响”即应。通过“周推进、月办结、季调度”及“三个必督”机制,强化跟踪问效。(陈美玲 袁晨华 记者 袁荣穗)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