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10/15 09:00:33
来源:江西日报

“吉安智造”闯世界

字体:

  在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当下,吉安市以政策为帆、企业为桨,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加速转型,全市制造业技改投资迅猛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逐年增加,2024年有1527家,增长率达18.9%,稳居全省前列。转型浪潮中,当地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它们凭借技术突破打破市场壁垒,依托政企协同拓宽全球竞争赛道,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突围之路。

  近日,记者深入吉安多家企业,探访它们在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突围,通过观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解码“吉安智造”崛起的内在动力。

  银杉水泥:从“灰头土脸”到“高端白名片”,打破高端水泥进口依赖

  走进江西银杉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很难将眼前的场景与水泥厂的传统印象挂钩。中控室内,4名技术人员紧盯大屏幕,白水泥煅烧的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实时跳动;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巡检工人手持检测仪器记录数据;包装车间内,自动化包装机以每分钟20袋的速度高效作业,全程几乎无人工直接接触原料。

  这份洁净与高效的背后,是硬核技术的支撑。公司研发的白水泥熟料颗粒分级复合漂白工艺技术与装备,一举解决了传统漂白工艺出窑高温熟料热能难回收的行业难题,让银杉水泥成为全国唯一利用余热发电的白水泥企业,每年仅电费就能节约2000余万元。在产品品质上,其白水泥白度值稳定在89%至91%,远超国家标准,细腻的质感能为高端建筑内外装饰带来纯净的视觉效果,如今已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P.W52.5级白水泥生产商之一,打破了外资企业与进口产品对中国高端白水泥市场的垄断。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与平台的加持。银杉水泥创建了中国首家白水泥院士工作站和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拿下54项专利证书。普通技工韩光星的成长轨迹,便是企业重视技能人才的生动缩影。他凭借专业能力获评吉安市“庐陵工匠”,带领团队研发的废料发电项目,3年为企业节约成本400多万元,储存电能获益121万元,从技术工人成为行业创新“领头羊”。

  如今,银杉水泥的“高端白”已走向世界。在今年2月举办的美国国际建筑建材展览会上,其高白度、高强度的白水泥样品吸引了众多国际客户驻足,产品已出口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非洲、中南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能达80万吨,让“吉安智造”在全球高端建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方舟流体:以CTI认证为钥,打开全球冷却设备市场大门

  八月的吉安热浪滚滚,江西方舟流体科技有限公司的热力性能实验室内,美国制冷协会工程师Jacob紧盯仪表屏幕,对一台中国制造的冷却塔进行CTI认证测试。当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等五项数据最终定格,冷却塔热力性能达到105.4%,优于行业标准10.4个百分点。结果一公布,实验室里立刻响起热烈掌声。

  CTI认证由美国冷却技术学会颁发,需通过严苛的技术审核、第三方现场测试及年度随机抽查,确保设备实际出力与标定值百分之百吻合,是全球冷却塔行业公认的权威认证。自2010年首次通过认证至今,方舟流体科技已连续15年通过年检,这成为其叩开全球市场的“金钥匙”。

  在方舟流体科技的智能工厂里,近百米长的数字化流水线上,激光切割机在钢板上“绣”出精密纹路,每30分钟就有一台冷却塔完成总装。从设备的剖面可以看出,2010年首获认证的冷却塔,铜管排列较粗放,而2025年的最新机型,螺旋式钛合金盘管如精密血管,节水消雾模块与智能变频控制系统浑然一体。为提升产品竞争力,企业持续优化散热系统填料结构,采用干湿联合冷却技术实现节水消雾,散热效率每提升1%,就能为客户年节省数十万元电费。如今,方舟流体科技已积淀46项实用新型专利与14项发明专利,产品比肩欧美品牌。

  依托CTI认证与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方舟流体科技的产品溢价能力提升25%,客户复购率增长41%,近三年出口额年均增长57%,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8个,年销售额达2亿元。

  今年6月,一艘装载56台、单体重达13吨冷却塔的货轮,沿赣江—长江黄金水道启航,20天后顺利抵达印尼青山工业园。这背后,离不开吉安市政府的保驾护航。政府组建大件运输服务专班,解决了航道疏浚、跨省协调等难题,将运输成本直降30%;用电高峰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供电公司完成专线改造;市科技局组建“专利护航队”,帮助企业构建知识产权壁垒。

  政企携手共进的能量正在不断裂变。方舟流体科技与井冈山大学共建的绿色制冷实验室,孵化出3项国际领先技术;其开放的质量管理数据库,已赋能17家中小企业通过ISO认证,为吉安市制造业集群发展注入动能。(记者 周 幸)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