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7月14日电(谭茜予)7月14日,“关于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专题发布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从加强失信惩戒、强化信用约束、优化信用修复、深化双随机监管四个维度,制定十条具体举措,精准直击失信惩戒缺乏威慑力、信用修复机制不完善等痛点,全力构建全链条信用管理机制,推动信用监管提质增效。
《关于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若干措施》)的出台,既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国务院通知要求,又紧密贴合江西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地方发展需求。在推进过程中,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以三大导向驱动监管创新升级,为市场监管注入新活力。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建立信用修复事后跟踪服务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前化解数据共享难题,在企业办理业务前就为其扫清障碍,真正打通信用修复“最后一公里”,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创新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探索对破产重整、和解企业依申请临时屏蔽违法失信信息,给予企业“重生”机会。同时建立“无感修复、有感服务”机制,在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时,同步停止公示相关抽查检查结果负面信息,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信用修复的便捷高效。
以转变职能为抓手,推行“一业一查一码”双随机抽查改革。推动监管模式从“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转变,从“多次查”向“一次查”转变,有效减少对经营主体的干扰。
为确保《若干措施》落地见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多维度发力。聚焦精准信用画像强化奖惩,建立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互认,在多领域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增强监管威慑力。
突出高效信用修复,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修订管理办法,扩大修复范围、缩短时限,推行创新举措,优化系统功能实现“掌上办”、异地办,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激发企业自我纠错、主动修复信用的积极性。企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办理信用修复业务,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实施科学信用分类,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跨部门综合监管,构建协同监管格局,提升监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受到不同频次的监管,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行政执法与信用约束融合注重“三个结合”。理念上“法治”与“信用”结合,协同推进“三个监管”,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程序上“惩戒”与“激励”结合,推行“三书同达”,引导企业纠正违法行为;效果上“治标”与“治本”结合,将“服务”贯穿市场监管全过程,实现政治、法律、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为经营主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动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