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建产业生态 加速中部崛起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明日开幕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将于7月4日开幕。
本次大会围绕“共建产业生态,加速中部崛起”这一活动主题,共设计安排了综合活动、“4+1”专题活动和考察活动三大类活动。来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重量级企业及部分重点高校和行业协会的领导嘉宾和知名专家学者将出席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是南昌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体现南昌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我市全面融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以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为引领,深化实施“8810”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了34个大类、130多个中类、400多个小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量、工业利润增速、工业增值税增速、工业用电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强市新格局全面形成。
围绕产业体系建设,我市出台相关文件措施,建立新型工业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聚焦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航空、医药健康、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链,制定出台“一产一策”,以及数字化转型、科技、人才等普惠性政策,构建“普惠政策全覆盖—专项政策精准滴灌—阶段政策靶向发力”的三维政策供给体系。加速推动智转数改,建成5G基站25595个,千兆光纤网络家庭覆盖率达498.61%,领跑全省;培育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1家(全省2家),省级“数字领航”企业3家(全省9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家(全省8家),国泰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两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推动1866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652家企业完成改造,打造华兴针织、南昌海立等一批5G+智慧工厂,南昌高新区、南昌县、安义县、新建区等入选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形成“诊断—改造—标杆”全流程转型范式。
同时,我市产业链群能级不断增强,电子信息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700亿元,智能终端年产量超2亿台,LED芯片产能领跑全国,封装产能位居全国前五;汽车及装备全产业链营收跨越2200亿元,年产汽车超45万辆、出口整车超12万辆。集群建设形成梯队,培育省级产业集群16个,航空制造业集群获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安义县铝型材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昌参与的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集群。全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起“金字塔企业梯队”,培育链主企业29家,形成百亿级11家、50亿级21家、30亿级33家、10亿级81家的龙头企业矩阵;专精特新成果丰硕,培育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9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32家,均居全省首位;华勤电子、江铃股份等领军企业带动产链协同创新,形成“链主引领+专精特新配套”的共生生态。此外,我市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实现年营收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0%;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6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852家,建成省级研发平台469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首次跻身全球科研城市百强、科技集群百强榜单。(张瑞哲)